看到这个“牡丹”牌120双镜头照相机,就想起了自己第一次使用胶卷相机的情形。

  那还是八十年代初,跟同学一块去登封少林寺和中岳庙旅游,事先借了单位办公室的照相机,就是这种120相机,同事帮着装好了胶卷,也学会了怎样按快门,但就是不太懂曝光,特别是光圈与快门的组合应用,所以连测光表都没有带上。

  到了拍照的时候,曝光只能全靠估计了,或者光圈与快门都不怎么调整,不论室内或室外,只会盲拍。

  这种相机是75毫米焦距的定焦镜头,需要拍摄者前后来回挪动,才能让人物居中,根本谈不上黄金分割,能把人物和后面的背景拍摄清晰就算不错了。

  记得旅游回来以后冲洗照片时,大部分底片都有点过曝,洗出来的照片普遍偏白,这也算是第一次不成功的经历吧。

 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,进口自动测光、自动对焦的135傻瓜相机和彩色胶卷才开始进入民用市场,业余爱好者拍照不用再使用测光表,也能拍摄出曝光基本正确的底片了。

  再后来,又慢慢开始学习使用胶片单反相机,才算是真正入路摄影。

1.jpg